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清華大學經濟學系院士演講: Asia Currency Unit

在五月二十六日晚上,清華大學經濟學系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的段錦泉院士以他所構想的「Asia Currency Unit」為題發表演講。整場演講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部分:
  1. Alternative US Dollar
  2. Example of Monetary Unit
  3. Challenges of Monetary Unit
  4. A world currency is not desirable or practical
  5. A practical ACU model
  6. Conclusion
以下整理上述各部分核心重點:
  • Alternative US Dollar
    美元的強勢地位自二戰以來一直維持不變,然此一現象對於亞洲、甚至於世界經濟的健全有著極為負面的影響。以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來說,當美國發生消費力衰退的狀況,理所當然會衝擊到亞洲各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使得商業獲利能力下滑。但更為憂心的是,這些經濟體或國家以往因出口所累積的外匯存底或所投資及持有的美國公債之實際價值,也因為此次經濟危機大幅下跌。簡言之,美國是亞洲各大經濟體的最大買家,但同時也是最大借款人,此利益架構本身就是有著極高衝突性和風險,使得亞洲各大出口國在經濟危機下面臨腹背受敵的雙重打擊。
    另外,段院士提到美元的影響力已經遠超過美國經濟體所帶來的影響力。在美國經濟疲弱不振的狀況下,如果亞洲各國還以美元當作國際交易的基準貨幣,勢必會被美國本身顛波的經濟狀況所拖累,所以應該另尋一貨幣體制來取代美元的角色。

  • Example of Monetary Unit
    欲取代美元的強勢地位,統合亞洲各國的貨幣成為單一的「亞元(Asia Currency Unit)」於是被提出。類似的例子已在歐洲被實現,就是歐盟的歐元(Euro)。然而,亞洲的多元政治背景和不穩定局勢並無法為亞元提供一個穩定的平台,因此將亞元循歐洲模式建構成Monetary Unit ,其成功性令人質疑,也會面臨諸多的挑戰。

  • Challenges of Monetary Unit
    以歐盟作為參考對象,為了建構單一的 Monetary Unit,必須統合歐盟境內各國的經融體系和貨幣政策,同時成立一個中央銀行負責大歐洲區的經濟調控和歐元貨幣政策。然而,貨幣政策是各國央行刺激經濟成長或壓抑經濟過熱,也是控制利率的好工具,如果各國喪失了這個工具,且必須遵從大中央銀行的統一政策,則勢必會造成地方性的經濟問題。歐盟各國經由多年的適應和調整,以及其會員國在文化和政治觀念上的相近背景,才能形成今日的整合經濟體。同樣的模式在亞洲的可行性極低,甚至幾乎不可能實作,因為亞洲各國不可能放棄自身的貨幣政策自主權。
    段院士同時以阿拉伯地區欲成立 Gulf 聯盟為例,光是為了決定 Gulf 的中央銀行所在地都無法形成共識,何況是政治角力更為激烈的亞洲地區。

  • A World currency is not desirable or practical
    在今年於英國舉行的 G20 峰會,中國中央銀行主席周小川提出新世界貨幣的構想,呼籲放棄美元,並利用既有的 IMF 機制推行新的世界貨幣。段院士認為中國此一動作是純粹的政治目的,主要是為了削弱美國在談判桌上的氣勢,並無真正推動的意圖。世界貨幣除了有著前述 Monetary Unit 的相同挑戰外,也沒有任何一當前的組織可作為統籌機構:UN並非真正的 Supernation,而 IMF 也無法擔任世界中央銀行的角色。
    參考資料:Optimum Currency Area (OCA) by Mundell & McKinnon,以及 Currency Devaluation/Valuation。

  • A practial ACU model
    一個務實的亞元機制將有助亞洲擺脫美元強勢經濟的影響,並解除與美元的過度依賴關係。觀察從 1980 年代至 2007 年亞洲 Intraregional Trade 佔 World Total Trade 的比重,即可發現亞洲區域已榮登世界交易中心(自 1980 年的 37% 到 2007 年的 54%,已超過世界總交易量的一半,參考自 IMF 調查報告)。這裡所倡議的亞元並非另一個 Monetary Unit,而是一個 Parallel Currency(Dual currency system),在 ACU Development Bank 的主導下,它應具備以下特質:

    1. 可作為交易使用。
    2. 可作為儲蓄使用。
    3. 不同於 Euro,ACU本身為獨立貨幣單位,可由任意兩國簽訂互相擔保合約而成立,並於合約中明訂擔保貨幣的比重。
    4. 不發行實際貨幣,僅以電子方式運作。
    5. 因為 (3) 的效益,使得 ACU 本身可成為 AAA 級的公債並作為投資標的。

  • Conclusion
    避免以 Monetary Unit 的模式,改以一更為彈性的折衷方案來推動務實的 ACU 是段院士在這場演講的主軸。
感想:
段院士的 ACU 理念非常新穎,金融市場上從未有過類似的 Currency 架構,就其理論來說,的確提供了一個在亞洲地區實行亞元的方案。然而,在其理想架構下的 ACU Development Bank 和 Euro Central Bank 在實際運作上究竟有何不同,並無法從段院士的演講中獲得進一步解答,希望日後能有機會能獲得釐清。

延伸閱讀:彭淮南的亞元倡議之說

沒有留言: